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湖南美食辣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湖南美食辣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剁椒鱼头
赫赫有名的湖南传统名菜“剁椒鱼头”一定是湖南辣菜榜上的第一名!这道菜的来头可不小,据说起源和清代文人“黄宗宪”有关呢!
一道剁椒鱼头,外观诱人指数爆表!肥鱼头上铺盖着满满的辣椒,有小米辣还有湖南特色泡椒!除了辣椒以外,还有豆豉,麻椒,葱,姜,蒜等,为这道剁椒鱼头添灯加彩!
1,樟树港辣椒是湖南省岳阳市湘阴县樟树镇的特产。
2,三樟黄贡椒产于湖南省衡阳市衡东县三樟镇。
3,洞溪七姊妹辣椒是湖南省慈利县洞溪乡特产。
4,陶岭三味辣椒是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。
5,醴陵玻璃椒是湖南省株洲市醴陵市特产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6,大冲辣椒是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的特色农产品之一。
7,江华珍珠椒是湖南江华瑶族自治县特产,诞生于江华瑶族自治县沱江镇白竹塘塘村。
8,葛家鸡肠子辣椒产自湖南省浏阳市葛家镇,是湖南十大辣椒之一,也是全国农产品地理标。
9,宝庆朝天椒是湖南邵阳市一个传统地方品种,常见于邵阳地区(原湖南宝庆)。
10,瓦儿岗七星椒,是湖南省常德市桃源县特产,湖南十大辣椒品种之一,全国农产品地理标志。
老人常言道:“四川不怕辣,贵州辣不怕,湖南怕不辣”,湖南人无辣不欢,没有辣椒生活都会黯淡失色,且湖南人爱纯辣,如果四川重庆是麻辣,那湖南就是纯纯的辣味***。
湘菜在长沙地区又被称为本味菜,以湘江流域、洞庭湖区和湘西山区三种地方风味为主。湘菜制作精细,用料上比较广泛,口味多变,品种繁多;色泽上油重色浓,讲求实惠;品味上注重香辣、香鲜、软嫩;制法上以煨、炖、腊、蒸、炒诸法见称。
常言道:“四川不怕辣,贵州辣不怕,湖南怕不辣”。如果说辣椒是川菜中的“魔法”,那么在湘菜中,辣椒则被视为“灵魂”。湖南人一顿饭吃不到辣,就总觉得少了点什么。郭沫若在《洪波曲》里面给湘菜概括成三个字:咸、辣、多。
因地理位置的关系,湖南气候温和湿润,上古称“卑湿之地”。明代方进入中国的辣椒,在湖南扎根之后,也成为湖南人饮食上的执念。人们多喜食辣椒,用以提神去湿。加之湖南人终年以米饭为主食,食用辣椒,可以直接***到唾液分泌,开胃振食欲。吃的人多起来,便形成了嗜辣的风俗。
你好湖南本地的七种辣椒简单介绍一下,如有不符之处敬请谅解!
1、矮树早
栽培历史 为长沙地方品种
分布地区 原产长沙南郊白沙井一带
特性:早熟。较耐寒,耐湿性较弱。植株较矮,分枝多,前期遇低温阴雨做果率低,但结果均匀,成熟较早,肉质柔软,味甜带辣,品质好,宜鲜食。
2、伏地尖
栽培历史 从衡阳引进,栽培已二十多年。
分布地区 主产于长沙市近郊四季园菜区。
特性 早熟。较耐寒,喜肥,适应性广。遇阴雨寒潮天气,落花少,做果率高,但中后期表现较次。植株矮小,紧凑,树冠平整。结果均匀,成熟早,肉质较硬,辣味中等,宜鲜食。
3、河西牛角椒
栽培历史 地方品种。
分布地区 盛产于长沙市湘江西岸的北部冲垅菜稻兼作区。
特性 中熟。较耐热、耐旱,适应性广。产量较高较稳,但对低温渍水较敏感,易造成落叶落花。株势中等,分枝多,果实成熟较迟,辣味中等,质脆致密,可供鲜食或加工酱制。秋后,以青椒整果盐渍,果柄不易脱落,青脆爽口。
4、光皮辣椒
栽培历史 地方品种。
分布地区:主要生产于长沙县高塘乡芦家围、东山镇沿浏阳河岸一带菜稻兼作区。
特性 晚熟。耐热,不耐旱,适应性较弱,宜在肥沃深厚的河岸沙质壤土栽培。果肉厚,质微密,水分少,耐贮藏,味微辣而带甜,鲜食极佳。秋后,以红椒剁碎盐渍,色红鲜脆,耐贮不变质。
5、湘晚一 13号
栽培历史 1980年从湘潭迟斑椒中系统选育而成。
分布地区 长沙市中远郊菜区栽培较多。
特性 晚熟。耐热,植株较紧凑,做果率高,收获期长。肉厚味辣,品质中等,鲜食或盐渍加工。
6、潭阳泡椒
栽培历史 地方品种。
分布地区 长沙市东郊潭阳洲。
特性 晚熟。耐热,喜肥,抗病力不强,只适于排灌良好而深厚肥沃的河洲冲积沙质壤土栽培。植株生长旺盛,结果期长。秋后果多。果实质脆味甜而微辣,宜鲜食。
7、白沙洲泡椒 别名为浏阳大辣椒。
栽培历史 地方品种。
分布地区 主产长沙市浏阳市郊白沙洲。
特性 晚熟。耐肥,较耐旱,适应性比较强,但以深厚肥沃,有夜潮的沙壤土最适宜。植株生长紧凑,果肉厚,辣味弱,微甜,宜鲜食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湖南美食辣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湖南美食辣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
[免责声明]本文来源于网络,不代表本站立场,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,请联系邮箱:83115484@qq.com,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,保证您的权利。转载请注明出处:http://www.ukzlpcl.cn/post/102786.html